8月30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在合肥隆重召开全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副省长谢广祥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程艺作工作报告。省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高开华主持会议并作会议总结。省政府副秘书长吴行,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张东刚,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徐东平,省社科院副院长杨俊龙出席会议。全省普通高校主要负责同志、本科高校的分管负责人和科研管理部门的负责同志,省级及以上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负责人,教育部社科司、省政府办公厅和省教育厅有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共260余人参加了会议。我院有关领导和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围绕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的通知》和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精神,实施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安徽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简称“繁荣计划”)和“安徽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总结“十一五”以来我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交流经验,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推动我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谢广祥在讲话中指出,高校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和安徽文化强省建设的主阵地,在世情、国情、社情、教情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推动文化强省建设的高度,切实增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在繁荣文化、服务大局上有新认识;要打造思想高地,形成特色成果,在理论研究、思想引导上有新建树;要加强对策研究,解决关键问题,在服务决策、推动发展上有新作为;要整合各方资源,打造重点平台,在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上有新提升;要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体制机制,在营造环境、强化领导上有新举措,为建设美好安徽作出新贡献。
李卫红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安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取得的成绩。她认为,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研实力显著增强,社会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安徽省出台的“繁荣计划”提出了一系列非常重要的战略举措。李卫红指出,经过这几年的改革和发展,安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建立了新的优势,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安徽高校要抓住机遇,用好机遇,迎接挑战,乘势而上。她强调,要继续坚持开放发展,进一步整合科研资源,着力提升创新能力,加快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要按照中央要求,立足本地实际做大文章,着力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努力构建以服务需求为导向的社会服务体系;要下大力气培养青年学术后备力量,坚持培养和引进并举,着力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构建结构合理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体系;要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落实“走出去”计划,着力扩大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完善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工作体系。
程艺在工作报告中全面总结了“十一五”以来安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经验,分析了面临的形势,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他要求全省高校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基础理论和应用对策研究,努力培育新的学术领域和学科增长点;完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激发创新活力;推动文化传承创新,服务文化强省建设。他要求全省各高校要振奋精神,凝心聚力,抓住机遇,以更加创新的理念、更加开阔的思路、更加扎实有力的举措,全面推动我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为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高开华在总结讲话中就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强调,哲学社会科学要注重繁荣与发展相结合,注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注重服务学校发展与服务区域发展相结合;要彰显学校特色,彰显学科特色,彰显地方特色;要推动管理体制创新,推动研究方法创新,推动评价机制创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财经大学、黄山学院、滁州学院等7所高校代表分别从不同侧面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会议材料中多次体现我院在“十一五”期间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成果。(办公室、社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