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新闻资讯
学校要闻
撸袖加油 同心同向 奋力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
发稿:全盼盼 审核人:曾友山发布时间:2023-05-30

【本网特稿】时维五月,序属初夏。五月的鲜花,为执着绽放;炽热的阳光,因梦想燃烧。时至今日,学校“双高计划”建设和职教本科创建工作已到了奋力快跑、胜利冲刺的关键阶段。

著名作家冰心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伟大的时代、难得的机遇,让职教的世界海阔天空;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为职教人实现梦想、人生出彩搭建起宽广的舞台;喜人的形势、逼人的态势,呼唤敢为人先的芜职人勇立潮头、担当重任。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改革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在实现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嬗变的征程中谱写了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诗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职业教育改革大步向前,职业教育成就举世瞩目,职业教育发展前景广阔。

当下的芜职人,比办学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在中国职业教育新的春天里,芜职人绝不做职教的“游客”,要做就做弄潮者;绝不做机遇的“看客”,要做就做搏击者;绝不做时代的“过客”,要做就做奋斗者。

横空大气排山去,砥柱人间是此峰。近年来,特别是2018年新的党委班子组建以来,学校党委团结带领广大师生员工,积极主动抓机遇、精诚团结聚人心,外塑形象、内提质量,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解决了许多过去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新成就、展现了新面貌、呈现了新特点,全体芜职人正意气风发地行进在“双高计划”建设和职教本科创建事业的光明大道上!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当下的芜职人,唯有撸袖加油、同心同向,才能在历史的机遇面前有所作为;唯有不断加压、催马扬鞭,才能在面临的挑战中超越自我。喷泉之所以美丽,是因为水有了压力;瀑布之所以壮观,是因为水没了退路;滴水之所以穿石,不是水的力量,而是坚持的力量,是因为水选定了方向,聚焦了目标,付出了坚持。芜职的发展和进步也没有例外。给自己一点压力,让生命绽放,只有被弹起和按压,钢琴才能奏响美妙的乐章。

羊群领路靠头羊,大雁无首难成行。回望校史,一代代芜职人筚路蓝缕、薪火相传,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独具特色、成果卓越的办学创业之路。从2014年开展“四年一贯制”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到 2018年教代会提出具有世界影响、全国一流、专本(硕)一体的高水平应用型芜湖职业技术大学的建设目标;从2019年跻身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行列到2020年开展专升本联合培养试点;从2020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莅临“双高计划”建设推进会到2023年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芜湖职业技术大学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从职教本科建设纳入《芜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到列入《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近24000余名芜职师生在创建职教本科的道路上留下了深深的奋斗足迹,在书写中国职业教育历史的篇章中留下了芜职人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昂扬姿态和锐意进取、争先创优的奋斗足迹!

当下的芜职人,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状态撸起袖子加油干,要以时时放心不下、事事唯我前行的心态风雨无阻向前行,继续引领安徽职业教育新发展、创造中国职业教育新辉煌!

滋兰九畹,树蕙百亩。察势者智,驭势者赢。思想的闪电总是走在时代的雷鸣之前。创新决胜未来,改革推动发展。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无论是放眼长远,还是着眼当下,决定发展的关键一招就在于深化改革。身处新时代,我们要充分认识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勇气和决心,奋力推进学校改革发展事业不断迈向新高度、取得新胜利。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强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守正创新、久久为功,强化一张蓝图绘到底、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改革毅力和战略定力,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攻坚力度,狠抓落实问责,凸显改革成效。

当下的芜职人,要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培育“眼有光、胸有志、心有爱、身有技、脚有力”的“五有”人才目标,强化党建引领、凝聚育人思想力,注重学生参与、构筑成长内驱力,夯实队伍建设、强化育人向心力,拓展育人空间、提升服务品质力,为师生员工的进步和青年学子的成长发挥聪明才智、尽展锦绣才华。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中国的职业教育,其时已至,其势已成,未来可期。在科教兴国战略和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的总体布局中,在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职业教育是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和最大增量。我们要深刻认识职业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把握历史机遇,坚持五育并举、德技并修,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坚持面向实践、强化能力,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的工作要求,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要准确把握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科学评价学校发展现状,正确分析和看待自身不足,准确把握扑面而来的机遇和挑战。法国作家伏尔泰说:“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芜职是我家,发展靠大家。没有“极目楚天舒”的视野,就不可能有“一览众山小”的高度;没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情怀,就不可能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境界。

当下的芜职人,要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气概,以“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奋斗,牢固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意识,迎难而上、忘我拼搏,为创建职教本科、实现学校跨越发展而团结奋斗。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2023年是学校提质培优、攻坚克难的关键年。学校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重要论述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面上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殷切期待转化为职业教育“大有作为”的生动实践,把工作重心落在创建职教本科上,突出狠抓人才队伍、提质培优等内涵建设,进一步明确学校发展的方向和重点。要按照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要求,锚定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发展目标,全面推进“三融”,不断提升办学水平、育人成效和服务能力。创新职普融通,畅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多选择。开展贯通式人才培养,构建“中职-高职-本科、专本硕一体”纵向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与兄弟院校、研究机构、重点行业、头部企业共同建设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横向打通职普融通的新通道。深化产教融合、协同创新,赋能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完善产城教融合发展机制,形成多元参与、内外协同的产城教融合发展机制。发挥教研训创服务社会优势,服务企业技术创新,建设产业技能提升培训基地,服务企业员工。探索科教融汇,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依托产业建设专业,不断优化专业布局。联合企业打造平台,使企业生产项目—实践教学项目—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教师科研项目互相渗透,学生创新实践—教师科学研究—创业成果孵化融为一体。汇聚资源推动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企业新产品研发,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当下的芜职人,要进一步凝聚共识、勇于担当、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大力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三牛”精神,努力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奋力开创学校事业发展的崭新局面。

风正时济,自当破浪扬帆;任重道远,还需策马扬鞭。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学校党委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当下的芜职人,欣逢伟大的时代,我们要以党的建设强引力,完善三全育人体系;以健全机制扩张力,打通协同育人通道;以落实责任增推力,提高队伍育人实效;以要素联动注活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以评价考核提动力,提升学校治理水平,乘势而上开新局、砥砺奋进谱新篇,在奋力建成全国一流、世界影响、专本(硕)一体的芜湖职业技术大学的追梦路上昂首阔步、勇毅前行!

每一位来到芜职的师生员工都有自己的故事,无论是因为无心插柳的偶遇,还是坚不可摧的执着,我们与芜职的这场相遇,都是最美的校园故事。我们与全国首批、安徽首所国家示范高职相遇,与安徽唯一的“双高校”相遇,与高职发展标杆校相遇,与一个继往开来的伟大时代相遇。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在芜职遇见最好的自己。相遇之美,美在包容、美在珍惜,更美在奋斗。

风起的日子,笑看落花,芜职选择了你;雪舞的时节,举杯向月,你选择了芜职。既然是我们共同的选择,那就让我们携手筑梦前行,去追寻心中的诗和远方!

祝芜职的明天更加美好!(本网特约撰稿:罗先奎 审稿:曾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