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新闻资讯
学校要闻
让教师成长、学生成才的种子在学校创新创业热土中萌芽开花——学校举办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建设青年教师座谈会
发稿:丁祖祥 发布时间:2018-12-28

12月26日下午,2018年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全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建设青年教师座谈会在正德楼1112会议室召开,学校党委主要负责人、市高教工委副书记汪斌,党委副书记、校长高武,党委副书记吴长湖及部分二级学院、职能部门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由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中心主任彭定主持。他介绍了2009至2018年十年间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系列重大举措和工作业绩。他说,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一路走来,成绩斐然,亮点纷呈,取得诸多荣誉,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高度认可,但也面临着内外部的双重挑战:一方面,学校现有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难以支撑全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卓有成效的开展,还面临着校内兼职师资队伍的不稳定;另一方面,省内外兄弟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重视,激励政策和成功经验频出,创新创业教育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势。这一格局中,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决不能只留恋过去,更要众志成城、直面未来,在双创文化、专创融合、专业改革、双创教育与实践、师资优化等方面持续思考和实践,为打造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群策群力。

IMG_20181226_140508.jpg

座谈会上,与会的各二级学院和职能部门的二十多名青年教师认真讨论了《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全国第二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建设实施方案(修订讨论稿)》,并结合自身工作和对创新创业教育与教育教学改革、教科研等工作,分别就“双创教育+”、“互联网+”大赛、创新思维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发掘校友创业案例资源、双创大赛宣传与指导、项目成果转化与推介、教师双创能力培训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学习认定等谈了体会,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汪斌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在辞旧迎新的2018年末,创新创业指导中心率先开展工作总结和展望交流活动,是“预则立不预则废”的最好体现。广大青年教师要努力学习和精准把握党和国家关于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路线方针政策,以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提出的牢固树立教育改革创新的理念,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为目标,跨界思考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课堂与现场、专业与专业之间的深度交融,而创新与创业教育,尤其是专创融合视角下的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是实现这一跨界目标,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创新创业素质与能力的最好推手,也将是后续学校工作的重要任务。汪斌指出,青年教师是学校未来发展的宝贵财富。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和机遇下,我们要做一名有胸襟、有情怀、有担当的创新创业教育思考者、推进者和实施者,让创新创业教育成为提升本职工作水平和绩效的重要助力,充分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在学校办学和教师职业发展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才能领悟“教师是一个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职业,是一个只要有梦想,就有筑梦、圆梦空间的行业”,才能油然而生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

IMG_20181226_143539.jpg

高武与大家进行了亲切交流。他说,在年底大家各项任务都非常繁重的情况下,能抽出时间坐在一起,对学校作为全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的后续工作展开广泛讨论交流座谈,既体现了学校领导对双创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各学院、部门及各位青年教师对双创教育工作的认可、支持和参与的高度热情,也是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中心履职尽责、提前谋划、思虑周全的务实体现。高武对后续工作提出了要求,一是要进一步深化做实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凝练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四四三三”模式,努力出新的思路、内容和成果;二是要将“三全育人”理念全面融入到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推进双创教育工作;三是学校党委将更加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从人财物投入、激励政策上予以倾斜;四是希望广大教职员工,尤其是青年教师要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既有经验和成绩基础上,打破桎梏、展望未来、勇于担当,成为双创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同行人,创造学生和自己人生出彩的机会;五是脚踏实地,谋实事、务实效、出实绩,同时做好宣传推介工作,分享经验与成果,扩大学校双创教育在校内外的影响力,打造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新名片。

最后,吴长湖做总结讲话。他说,学校十年的创新创业教育探索和实践之路,有汗水、有突破、有收获,得到了社会、地方和同仁的认可和支持。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我们要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多走出去,学习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好的工作经验和模式,开阔眼界,活跃思维,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提升工作能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师资队伍。多在本职岗位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上创新实践,创出一番新的事业。新形势下,学校将更大力度借助中央媒体、地方媒体、自媒体、新媒体等多种方式宣传推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工作案例、学生案例和优秀典型。只有以高度的政治担当,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历史责任,才能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才能实现我们共同的中国梦。(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