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至25日,智能制造学院组织两支实践队伍赴芜湖市镜湖区花园村和方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推普助力文化兴农,科技赋能产业振兴”为主题,通过普通话推广与农业技术帮扶双线并行,为乡村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推普进乡村,共筑语言桥梁。推普实践小组深入方村,通过“讲座+调研+互动”的形式开展普通话推广活动。队员们面向村民开设普通话专题课堂,结合当地方言特点,针对性讲解发音技巧与日常用语;分组入户调研普通话使用情况,并耐心辅导留守老人、儿童进行基础语言练习。“以前觉得普通话用不上,现在才知道它能帮孩子更好学习,也能让外出打工的家人沟通更方便。”一位参与活动的村民感慨道。团队还创新推出“普通话+电商”培训,帮助村民掌握网络销售语言技能,为乡村特色产品拓宽销路奠定基础。

科技下田间,智慧赋能农业。农技推广小组扎根花园村农业生产一线,在带队教师指导下开展“田间课堂”。队员们走访农户了解农机使用需求,现场演示新型设备操作技巧,解答播种、灌溉等环节的技术难题。针对当地果树种植产业痛点,团队自主研发的“便携式果实采摘器”成为亮点——通过可调节伸缩杆与柔性夹取装置,有效降低采摘劳动强度,提升效率30%以上,获得果农连连称赞。团队还录制了农机维护短视频,建立线上答疑群,形成长效帮扶机制。


五天的实践中,两支队伍累计服务群众400余人次,形成调研报告2份,研发助农工具1项,同学们将专业所学转化为服务乡村的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未来,智能制造学院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推动社会实践与学科建设、思政教育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高校智慧与青春力量。(文/夏云 图/江晓 审/计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