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理运行机制
生命健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采用领导小组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运作。
在制度保障上,生命健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采用统一管理,按规定的相应职责行使管理权力。生命健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产权根据具体资产的归属地情况归依托单位所有,并在建设合同内将明确界定清晰,并授权生命健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权管理。
生命健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企事业单位合作时,将根据生命健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章程由依托单位作为法人完成合作谈判与协议的签订,依托单位将根据生命健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章程行使法人管理职能。生命健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依托单位或下属部门合作时,以独立方的身份行使权力,合作协议内容在依据生命健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章程和管理制度通过后,依托单位以技术中心内正式发文的形式正式认定。
(2)产学研合作机制
产学研合作机制作为技术中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中心非常重视产学研合作的发展,把与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合作视为提升中心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开发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技术中心己与应节(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芜湖华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芜湖双汇食品有限公司、芜湖张恒春药业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等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进行相关技术开发、研究及应用。并与各合作单位共同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书,明确课题立项、实施、验收等程序,为产学研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开放共享机制
科研成果共享:技术研究中心依托成果转化服务办公室,统一管理中心科研成果,建立科研成果档案管理平台,并协调完成中心内部成果共享或对外部企业进行成果转化,成果使用费用由中心、持有者、使用者三方协商确定。
科学仪器共享:技术研究中心本着“分散安置、独立管理、开放共享”原则,实行“专管人员+仪器专家+实验工程师”的工作模式,促进仪器设备的高效管理、高效利用、高质维护。明晰仪器设备的使用权和管理权。根据来源的不同,确定权、责关系,设备购置者拥有优先使用权,负责设备的运行管理。并建立科研仪器资源信息平台,实现仪器设备信息公开。将仪器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主要功能、所在地点、管理人员的基本情况、基本操作步骤等相关信息通过网络手段全面公开,让中心教师、科研人员及学生掌握设备的全部信息。
科研技术人员共享:技术研究中心科研技术人员实行“项目制的短期借用机制”,由借用方提出项目任务和标准,并提供相应的劳务报酬。技术研究中心依托科研技术人员的动态流动信息平台,及时了解科研技术人员的工作动态,科研技术人需优先满足中心科研课题的需要。